返回

大明:黄袍加身,你们可害苦了朕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76章 出兵剿匪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家庄分田一事是总督大人亲自安排的,沭阳县令不敢不管。

    仅凭沭阳县的兵力,实在难以剿灭韩山匪,只能求救漕运衙门。

    周鉴略有些意外,这些匪寇居然敢打他的主意。

    不知道程家庄现在谁罩着?

    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贼寇,必须剿灭!

    这些日子,周鉴有意将治下匪寇全部清理一波,正好先拿韩山匪开刀!

    当天,总督衙门发出指示,出兵围剿!

    出兵打仗这种事,由地方卫所去操办。

    大明各地的府,一般几个府设一个卫,有兵员五千六百人,维护地方安定。

    而淮安府,一府配三个卫所。

    两个卫在府城,另一个设在北面的邳州。

    一城二卫,足以彰显淮安乃大明关榷重地,交通要津。

    既是漕运中枢,也是治河中心,同时也是盐业集散地。

    淮安有“十八指挥”之说,指的就是两卫指挥使。

    包括两卫指挥使、指挥同知、指挥佥事、卫镇抚官在内。

    淮安卫指挥使司最早是在漕运衙门内,在元朝时称淮安路总管府。

    万历七年时,与漕运衙门对换府署,卫指挥使司迁至城隍庙东的原都察院内,直到数百年后清朝灭亡。

    建国后,楚州电视台西侧的卫巷附近,便是淮安卫的遗址。

    大河卫指挥使司,在新城颁春坊,距淮安府衙北面二里。

    “那些贼寇怎会如此大胆包天?胆敢挑衅总督大人?”

    淮安卫挥使司,指挥使赵彪目瞪口呆。

    大河卫指挥使张云冲且丧道:“谁知道他们发什么疯,胆敢抢总督大人带来的那帮流民,这下咱们有的忙了。”

    两位指挥使碰头,商量出兵事宜。

    赵彪沉吟着:“上个月我好像听说,韩山匪今年新换了个匪首,野心挺大的,短短两个月吞并了附近好些个小股山贼。”

    张指挥嗯了声:“不能让他们继续做大了,便是总督大人不下令,我也会带人铲除他们!”

    赵彪意外的看他一眼:“老张,你什么时候这般勇猛了?”

    张指挥哼哼一笑:“老规矩,咱们各出一千人马。”

    “一千够吗?”赵彪沉吟道:“我听说总督大人也要去。”

    张指挥一惊:“总督大人也要去?你听谁说的?”

    赵彪道:“总督大人亲口说的,我就在旁边。”

    “”

    张指挥愣了下,立时大怒道:“老赵你他娘真不厚道,居然偷偷的去舔总督大人!”

    “老张,你误会了,我和总督大人是清白的”赵彪耐心解释着。


第76章 出兵剿匪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